当前位置:首页 > 祝福语 > 正文

《同意》:十四岁女童沦为老男人的性奴,撕开了恋童癖者的真面目

“是的,我同意了,那年我十四岁。他们说我不是受害者,而是同谋。”

这段文字出自法国作家瓦内莎 斯普林格拉的非虚构类作品《同意》。

该书一经面世,即获得多项大奖。译本传到中国,更被国内读者誉为“法国版的《房思琪的初恋乐园》”。

它们指向的是同一个问题:恋童癖。


书中的男性施暴者都是当时比较有名的知识分子。

他们利用身份,将自己包装成深情款款的年长恋人。引诱年轻女孩子一步步陷入情感陷阱,让她们情不能自己,且自我怀疑。

《同意》则更深刻地指出:为什么一个文学家的恋童癖可以堂而皇之地被接受,甚至被传颂成为一代佳话?


《纽约时报》评论说:

“《同意》像一枚燃烧弹,向法国的脸上掷去,这是一部令人眼花缭乱又高度克制的愤怒之作------出版后,检察官对G展开调查。他与三家出版社的合作被终止,终身津贴被取消------政府宣布将性同意年龄设定为15岁。无论从哪一种维度来看,她的书都是一次胜利。”

十四岁的瓦内莎,被年长自己三十多岁的法国作家G引诱,成为他的性奴。

这个代号G的作家还将这段经历作为素材写进了小说中,于是大家被带入到“少女是在同意基础上的爱情表现”的节奏中。

书中的少女V陷入无限的痛苦之中,对自身不洁的深深怀疑,更让女孩患上了抑郁症。

好在有朋友的鼓励与支持,终于让她走出阴霾,没有重复“房思琪”的悲剧。

《同意》:十四岁女童沦为老男人的性奴,撕开了恋童癖者的真面目

“恋父情结”是弗洛伊德精神分析术语,指的是女孩恋父仇母的复合情绪。

套用这一公式来解读现实生活或者文学作品中的老少配,能很好地刺激读者敏感的神经。

这也充分说明了父亲对女儿的情感与性唤醒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。

《同意》中女孩V的父亲,只是一个符号,没有真实存在过。

在V的回忆里,父亲从来没有与她亲近过。

《同意》:十四岁女童沦为老男人的性奴,撕开了恋童癖者的真面目

“都说父亲是女儿的保护伞,而我的父亲只能算是一阵风。比起切实的存在,我对他的印象更多是一大早洗手间里充斥着的香根草味,又或者是家里随处摆放的男性用品。”

父亲的存在,会给孩子莫大的精神支持。

V的父亲,是家里的破坏者。

在V的印象中,他对母亲的过激行为,一是在床上,一是在易怒时。


这对夫妻的感情,是暴风骤雨般的。

感情好的时候,两人长时间在床上恩爱缠绵。

父亲心情不好时,会对母亲拳脚相加。

于是,性与暴力,是成年人世界里鲜艳的色彩,烙印在V心中,成为一道触目的伤痕。


年幼的V面临的是父母决绝地离异。

她跟着母亲过,父亲更是蒸发得很彻底。

父亲的离开,让V更加渴望得到异性的关注。

她和母亲之间的感情很复杂:既相爱又互相伤害。

“那时的我就像一个小士兵,让母亲看到漂亮的成绩单就是我最重要的任务。我深爱着她,胜过一切。”

V不顾一切地寻找爱,可是爱总是绕着她走。

长期酗酒的母亲,身材走样,意志消失,望着如花般绽放的女儿,生出了嫉妒的心理。

她对着电视的时间远远超过了陪伴女儿的时间。

而V呢?

“对阅读的强烈兴趣,有些早熟的性观念,还有尤其重要的,一股巨大的、渴望被人关注的需要。”


因为母亲过早地带着女儿出入各种交际场合,V才得以与G相识。

V的母亲从事编辑工作,而G是当时颇有名望的作家。

这个男人深谙男女情爱之道。

只一眼,他就看出了V是一个渴望爱又对性有模糊兴趣的女孩子。

“他说话时气息会微微擦着前颚,他的嗓音既不十分阳刚,也没有阴柔之气,在我听来格外迷人,好像有一种魔力。每一次声调的变化,每一个词语的倾吐,都好似为了我,难道只有我有这种感觉吗?”

《同意》:十四岁女童沦为老男人的性奴,撕开了恋童癖者的真面目

渴望得到异性关注,被G炽热的眼光和温和的嗓音给唤醒了。

V热爱阅读,对作家身份盲目崇拜,也对文学作品中崇高的爱情深信不疑。

年长自己三十多岁的G一定是爱上了自己。

这种自我PUA 最要命,只有十四岁的V陷入了G的爱情圈套之中。


他们不正当的关系,身边人心知肚明。

那个不负责任的父亲赶来臭骂了女儿,并将所有责任都推到前妻身上。

有其母必有其女,母亲放荡,女儿也好不到哪里去。

母亲对女儿的恋情,也很生气。

但是,生气里夹杂着更多的是嫉妒的成份。

那个晚会上,G围绕在她们身边,竟然不是为了她,而是为了自己年仅十四岁的女儿。


当V与G决裂后,她的母亲甚至帮G在挽留:

“可怜的孩子,你确定吗?他是多么爱你啊!”

成年人是很容易识别这场爱情骗局,而孩子是很难看到真相。孩子需要大人的意见与保护。当V抱怨母亲没有保护好她时,母亲的反应很冷淡:

“她则回答我的抱怨没有道理,她只不过尊重了我的意愿,让我依着自己的想法生活而已。和他上床的人是你,而我却得为此道歉?某天她冲我吼道。”

糟糕的原生家庭,让一个小女孩迫切想得到关注,得到爱。

出事后,父母没有一个人安慰她,反而将她推出门,让她独自面对狂风暴雨。

《同意》:十四岁女童沦为老男人的性奴,撕开了恋童癖者的真面目

V对世界的认知一大部分是从书籍中得来的。

跟许多热爱文学的女孩子一样,她对爱情充满了美好的想象。

不计较得失,跨越门第与种族,才是爱情最纯粹的样子。

即使全世界出来反对他们,她也做好了和全世界对抗的准备。

她相信和G的感情是全天下独一份的。

《同意》:十四岁女童沦为老男人的性奴,撕开了恋童癖者的真面目

要让这样的女孩上钩,其实是很容易的。

一个迷离的眼神,几句暧昧的话语,火辣炽热的情书,就可以让一个女孩完成到女人的仪式。

如果是普通人,肆意掠夺一个孩子的肉体,一定会受到谴责,甚至有入狱的危险。

但是G不一样。

他才名在外,这样的风流韵事,有了文学的包装,竟轻而易举地得到了大众的谅解。

文人的特殊癖好,是创作源源不断的灵感。

这成了共识,深入大家的意识中。


“他用一种温存的声音,向我夸耀自己是如何经验丰富,总是能够在不让对方感到丝毫痛苦地情况下夺去年轻女孩们的贞操,并且信誓旦旦地表示那是她们一生都会为之动容的回忆。”

十四岁的孩子,是分不清爱情与性掠夺的。

对于一个五十多岁且经验丰富的男人来说,要想精神控制一个女孩,让她心甘情愿成为他的性奴,是很容易的一件事。

接下来的一年时间里,G对V的精神控制达到了让人愤怒的程度。


首先是对V的文学创作的不屑。

文学中的浪漫幻想,是支撑V的精神支柱。

而G强行剥夺了V的文学理解,将自己的创作理念蛮横地塞给她。

“就这样,剥夺开始了,并且是在越来越多的其他事情上。自此之后,G再也没对我的作文产生过兴趣,既不鼓励我写作,也不鼓励我去寻找属于自己的路。作家,他才是。”


擅长精神控制的G,总是将“我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你”挂在嘴边。

他不让V接触新鲜事物,哪怕是自己的书,他也是有选择地让她去读。

因为现实太丑陋,他不愿自己最爱的女孩被现实玷污。

但实际情况是,他将他们的性事以文学的形式记录了下来。


当有人直言不讳地指出G其实是一个“恋童癖”和“性爱专家”时,V有过怀疑。

但很快就被G说服了。

“这个我爱着的人,他怎么可能是邪恶的呢?”

爱情,使人盲目。

那是,因为我们在爱情里付出了一切。

承认那个人是坏人,就意味着付出一切的自己是彻头彻尾的失败者。

这就是人们的普遍心理:拒绝承认自己是受害者。

V不想承认自己是一个失败者,所以她拒绝相信G是一个恶人。


再者是G的思想渗透到V的生活方方面面。

V向往成熟,于是她尽力将自己装扮成“女人”的模样。

他批评V的穿衣打扮,他喜欢青春,喜欢少女干净纯洁的脸庞。

“小小年纪,就像个妓女一样浓妆艳抹的!长大后还能有什么好?”

G的一句“不喜欢”就足以摧毁一个女孩子脆弱的自尊心。

她甚至想到了死。

这些都符合斯德哥尔摩综合症的表现。


终于,V还是读了G藏起来的作品。

他的作品里,充斥了大量的性事描写。

对象都是一些十岁到十四的女童,甚至还包括一些男童。

“对G来说,和少女恋爱便是一种写作,也是权威,他所施加的精神控制,让女孩们以书面形式证实了她们得到了满足。一封情书便是一个爱的印记,收信人感到自己有义务回复,而如果这封信的措辞热情洋溢,她就需要以同样热烈地情绪来回应。”

G正是通过这种方式来保护自己,以防以后警察找到门上,他就可以以女孩子是同意的来逃脱责任。

《同意》:十四岁女童沦为老男人的性奴,撕开了恋童癖者的真面目

G实在太高明了,他打着爱的旗号,让一个个天真的孩子落入圈套。

他选中的女孩子都有共同特点:孤独、敏感和缺乏家庭关怀。

因为这些孩子对他的声明不会产生影响。

当V怒斥他同时和十个女孩子上床,又和那些小男孩在一起的卑劣行径时,

G依然不知羞耻地在对她进行精神控制:

“你疯了,和所有女人一样,你不懂得享受当下。没有女人能够尽情体会当下的滋味,这似乎是写在了你们的基因里——长期得不到满足,永远受困于自己的歇斯底里。”

他厌恶女人,V渐渐长大,G对她失去了占有欲。

《同意》:十四岁女童沦为老男人的性奴,撕开了恋童癖者的真面目

自从读了G对情事的描写后,V受到了很大的刺激。

被她崇尚为纯洁的爱情遭到了玷污,她觉察到了自己完全是被利用了。

一场名为爱实为性掠夺的阴谋。

V是受害者,可是在这场阴谋里,因为她是同意的,所以被定义为同谋。


性同意,指的是所有参与者之间明确的、自愿的性行为协议。

任何没有获得性同意的性行为均为性暴力。

全球大部分国家规定的性同意年龄集中在14-18岁之间。

成年人和未达到性同意年龄的未成人发生性关系应当受到谴责,也会遭到法律的惩罚。


关于这方面,最有名的小说《洛丽塔》,讲述了男主人公一直走不出初恋病逝的哀伤。

终其一生,他都在寻找纯洁稚嫩的青春身体。

但是,这部小说绝不是对恋童癖的辩护,相反,作者对此是持怀疑与批判的态度。

而男主人公在临死之前,对自己的行为进行了深刻地检讨。


洛丽塔在一定意义上来说是得到了补偿。

而G呢,一直在否认自己行为的严重性。

他声称,年长者对年轻人进行性启蒙是一件有益的事。

他没有悔恨,甚至都不会反省。


V终于鼓足勇气,下定决心跟G斩断关系。

但是G并不打算放过她。

他不遗余力地利用自己的社会地位去诋毁这个要摆脱他的女孩。

“我的身体既然已经适应了不再进食,那为什么还需要睡眠呢?从黄昏到拂晓,我都睁着眼睛。”

不能进食,无法睡觉,V的精神处于崩溃状态。


不过好在有朋友帮助,让她能够走出阴霾。

但是,这段残酷的经历留给她的是难以磨灭的伤痕。

“在那之后,我结识过很多男人。爱上他们并不难,但要信任他们,就是另一回事。”

最后,还是文字治愈了她。

她拿起笔同G做斗争,越来越多受过G性掠夺的女孩站出来发声。

V终于摆脱了G笔下的“她”而成了“我”。

只需要一个声音,就能打破沉默的共谋。


那些受伤害,被强奸的女孩,她们不约而同地在强势面前选择沉默。

不愿承认自己是受害者,甚至将伤害视为爱情,被施暴者利用。

还有一些女孩想要发声却一再受阻,甚至有些人会以此将她们钉在耻辱架上。

什么“裙子为什么穿这么短”,“晚上为什么要出去玩”,“化妆就是为了吸引男人”等等。

希望更多的人能读到这本书,给那些孤独舔舐伤口的女孩最真诚的理解与关怀。

《同意》:十四岁女童沦为老男人的性奴,撕开了恋童癖者的真面目